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入地两米,考古工作者看到了经过煅烧而发红的泥土和灰蓝的炉壁。有谁知道,在1500年前,正是在这些破旧的窑炉遗址里,经过匠人们一次次尝试,精美的邢窑白瓷横空出世,打破了过去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6月9日,在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新发现的八大邢窑窑炉遗址首次公开亮相。完整的窑炉或可追溯至隋代、北朝,有望弥补中国陶瓷史研究空白。如今,一处当年被工匠丢废弃瓷器的“垃圾坑”...
记者从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圆寂地河北成安县获悉,在该县封边董村一家农户院中,近日发掘出土一石雕汉白玉“白龙马”,“马首”与“马身”已断裂。经邯郸市和成安县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这一出土文物为唐代石雕汉白玉“白龙马”,发掘地原是封边董白马寺遗址,与慧可有着密切联系。 封边董村白马寺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系东魏孝静...
200多年前,也就是1793年,英国国王派一个使节,叫马戛尔尼,来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带来好多英国现代工艺产品和英国军队最先进的火炮,把这些作为礼物送给了中国。可是当时我们并没有去研究它,把这些火炮堆放在圆明园仓库里,后来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如果我们当时开放一点,接受外来文化,我们也许就不会在鸦片战争中输得一败涂地。所以中国人走向现代化根本的改变是在文化上大力更新。 ——...
这是河南洛阳唐代墓中发掘出的三彩骑马俑(6月4日摄)。 日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对该市市区内发现的一座唐代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后,大批珍贵文物面世。这批文物中有200多件精美的唐三彩,包括骑马俑、牵马俑、乐舞俑、胡人俑,还有成组的动物俑等。该墓葬曾遭盗掘,仅留墓志一方,但这些藏在墓葬过洞和天井间壁龛内的唐三彩并未被盗墓者发现。出土的墓志显示,墓葬主人是唐初左骁卫大将军王雄诞的夫人魏氏。新...
5月22日拍摄的发掘现场。 墓主身份显赫,墓葬规模大、形制特殊、全国罕见 日前,由省文物研究所、曲阳县文保所的考古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在保定市曲阳县田庄村发现一座大型古墓,年代初步推测为唐朝晚期,墓主身份地位显赫。省文物研究所所长韩立森称,该墓葬规模大、形制特殊,就同时期墓葬而言在河北应该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很罕见。 据了解,该墓葬坐北朝南,南北长66米,分前后两室。前室约有60多平方米,内径7...
日前,凤翔县公安局破获一起唐墓被盗案件,追缴被盗文物唐代石棺床一组,墓石共 14件。经省市文物专家初步判定,这组文物为隋唐时期的石棺床构件,属国家二级文物。而墓石中特殊“火焰纹”图案的出现,也让专家们将墓主人身份锁定为一位波斯商人。 发现:墓石上刻有“火焰纹”图案 据凤翔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宋宗贤介绍,这 14块墓石属于石棺中的榻板和榻腿构件,均...
唐代银背鎏金鸟兽纹镜 唐代嵌螺钿高士宴饮图镜 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外观造型 镜外观厚实,表面多呈银白色、黑褐色(俗称“黑漆古”)和深绿色(俗称“绿漆古”)。它的合金比例一般为:铜69%,锡25%,...
唐文官俑。(省文物局供图)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富平两位村民将发现的文物主动上交,其中一件是唐代持笏文官俑;另一件是明代记墓碑。 记者获悉,这两件文物是富平县两村民在建房、修水渠时发现的,主动上交至县文物管理部门。经初步鉴定,一件为唐代持笏文官俑;另一件为明代记墓碑。 其中文官俑,残高1.5米,肩阔0.5米,站立状,无头,双手持笏至胸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微残。身着通肩广袖长袍...
调查过190个县的古建 自己故居却被拆 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北京的故居,位于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大师和爱妻林徽因于1931年至1937年间在此租住,这座四合院是20世纪30年代北平文化界人士的重要聚会场所,哲学家金岳霖、作家沈从文和萧乾等是这里的常客。许多学者认为,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描述的就是梁林的客厅。这座在战乱中没有损毁的古宅,最终没有逃过被拆除的命运。 梁思成(1901—1972...
陶窑出土的建筑材料。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西郊发现了三组唐代陶窑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少见的是,有6座陶窑共用一个工作坑。考古专家推测,这里位于唐长安城西城墙外侧,那时应是一个手工作坊区,为居民提供建筑材料。 罕 见 6陶窑呈“非”字形 共用一个工作坑 今年1月,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昆明路西段附近发现三组唐代陶窑遗址。 据悉,共发现...
陶窑遗址近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发现三组唐代陶窑址,其中一组为6座陶窑共用一个窑道,非常少见。据悉,此处窑群遗址位于唐长安城西城墙外侧,为研究唐代制陶手工业发展和唐长安城建设和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今年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昆明路西段小土门村配合凯悦花园基建项目时发现三组唐代陶窑,出土大量的筒瓦、板瓦、铺地砖等建筑构件。 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介绍,本次发掘共...
图为发掘现场。一条完整的唐代古寺庙基脚,历经千年沉淀后,2月23日在湖北大洪山风景区重见天日,引来社会各届的惊叹。 事发地位于大洪山宝珠峰顶,这里正紧张地进行慈恩寺二期工程建设前的文物清理工作。当日,施工人员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顺东南方向,正有序地对地底下的文物进行发掘。 当挖至距地面6.5的位置时,突然露出一整排石条。经测量,这些矩形条石长度分别120厘米、140厘米、160厘米几种;宽度多...
我们带你穿越千年一窥当年的城门、马球场、闽王办公地…… 随着通湖路边唐代罗城遗址的发现,唐朝时福州城的轮廓大致出现。究竟那时的福州城是什么样的呢?昨日,福州考古队的队员们回顾了近年来在福州城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我们大致还原了福州古城:四十里罗城围起的城区里,有城门也有暗道,还有最早的“体育场”。 城建 冶山路省二建综合楼藏着唐代的城门 福建省博...
考古队员们在这块空地上,找到了古人所用的水井,水井旁那片城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福州唐罗城遗址 这块空地位于三坊七巷文儒坊附近,几个月的低调发掘,让周边居民好奇不已 “那块空地,天天有武警守着,里面有人不停忙碌,好像在考古”,最近一个多月,家住福州通湖路的居民,对文儒坊附近的一块空地充满了好奇,议论纷纷。 上面这块城砖刻有“钱̶...
日前,一施工队在龙门大道与关林路交叉口附近进行热力管道施工时,意外挖掘到一处古墓葬。事情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报告市110城市应急联动服务中心。市文物局接报后,迅速组织考古人员赶赴现场紧急处理。 经勘查,市文物专家初步判断此处墓葬为唐代墓葬。由于施工强度有限,有关部门发现及时,采取措施果断,仅有极少量文物受到损害。目前,市文物局已组织考古专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同时深入论证对墓葬的抢救性发掘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